Nand2Tetris 第 1 週 -- 布林函數
電腦的基本結構
在 2014 年 10 月份的 少年科技人雜誌第一期:電腦的歷史、工業與結構 內容中,我們曾經介紹過 透視電腦的內部結構 這個主題。
從該文中我們看到了電腦的基本結構如下:
該架構中的核心是處理器,而處理器本身又是一個與馮紐曼架構類似的微型結構。
上述的結構是由很多大尺度的構件所組成的,但是在微觀的尺度上,這些構件可以由更細微的『邏輯閘』所組成,以下是一些常見的邏輯閘。
在上述這些邏輯閘中,NAND 元件具有全能性,也就是其它邏輯閘都可以由一群 NAND 所組合而成,因此我們只需要很多的 NAND 閘,就可以建構出所有其他的邏輯閘,然後再進一步組合出所有的數位電路,一路向上建構出處理器與電腦。
而 Nand to Tetris 這個名稱的意義,也就是企圖從 NAND 元件開始,一路向上建構出整台電腦,然後開始寫出組譯器,編譯器,虛擬機,作業系統等軟件,最後在這些系統軟件的基礎上撰寫一些方塊遊戲,像是俄羅斯方塊等等。
如何設計電腦
Shimon Schocken 與 Noam Nisan 兩位教授應該是希望透過這樣一個從下到上的完整建構過程,讓學生能夠徹底的瞭解電腦的設計原理,並且能自己動手設計出一台電腦。
接著,且讓我用自問自答的方式,來唱一段雙簧!
(1) 問題是,組合出一顆處理器需要多少閘呢?
這個問題的答案是,數百萬個邏輯閘才能組合出一顆處理器。
(2) 這樣的話,我們花一輩子都可能組不出來啊?那我們要怎麼開始呢?
現在設計處理器,已經不需要用手來組裝邏輯閘了,因為我們有更好的方式,那個方式就是寫程式來設計電腦。
(3) 寫程式來設計電腦,那要用什麼程式語言呢?
這種用來設計電腦硬體的語言,統稱為『硬體描述語言』(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 HDL),目前最常用的硬體描述語言有兩種,分別是 VHDL 與 Verilog。
(4) 那在這一門課裡,我們是用哪種硬體描述語言呢?是 VHDL 還是 Verilog 呢?
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兩者都不是。
這門課的硬體描述語言也是由老師他們的團隊自製的小型 HDL,名稱為 HackHDL。
(5) HackHDL 和 VHDL, Verilog 有差別嗎?差別在哪裡呢?
有差別,HackHDL的功能非常陽春,只能採用元件和拉線的方式來設計,沒有 VHDL, Verilog 當中的流程式寫法,所以也不支援 if, else, case, always, initial 等語法。
(6) 為什麼要採用這麼陽春的工具,這對我們的學習是不是會有負面影響?
依我的經驗是,這對學習有正面影響,因為 HackHDL 強迫你要用接線的方式設計硬體,不能採用那種高階寫法,因此更很扎實地瞭解電腦的設計原理,不會有跳空的情況。
如果採用高階語法,在設計完成後心裡很容易留下一大堆疑問,但採用 HackHDL 則會很有踏實感,因為一切線路都是你扎扎實實設計出來的。
好了,釐清這些疑問之後,我們就可以開始來學習硬體描述語言了。
硬體描述語言
首先,就讓我用一個 Not.hdl 的範例來說明 HackHDL 硬體描述語言的語法吧!
我們可以用 Nand 閘來建構出 Not 閘,只要將 Nand 的兩個輸入都接在一起就行了。Nand 閘有兩個輸入參數 a,b 與一個輸出 out,我們透過下列的 Nand(a=in, b=in, out=out) 語句將 a, b 都接到 in 這條輸入線中,於是 Nand 閘就變成了一個 Not 閘。
CHIP Not {
IN in;
OUT out;
PARTS:
Nand(a=in, b=in, out=out);
}
事實上,在 HackHDL 的系統中,早就已經將 Nand 閘內建在裡面了,因此我們不需要額外宣告一個 Nand 閘,不過如果我們真的想自己宣告 Nand 閘的話,也可以採用 BUILTIN 這個語句,這樣就可以接上系統內建的元件了。
CHIP Nand {
IN a, b;
OUT out;
BUILTIN Nand; // 使用內建的 Nand 功能
}
但是,您不可以在某元件裡再度以如下的方式引用自己,否則將會因為遞迴執行而導致當機。
CHIP Nand {
IN a, b;
OUT out;
PARTS:
Nand(a=a, b=b, out=out);
}
事實上,不止 Nand 元件有預設版本,整個 nand2tetris 習題中的每個作業都有預設版本。當您某個作業寫不出來的時候,系統會用預設的版本代替,這樣就不會讓該作業卡住您的學習,整個學習過程還是可以順利進行。
執行方法
安裝好 java JDK 之後,點選 HardwareSimulator.bat 會出現一個視窗程式,請您先將對應的元件程式寫好,然後執行。
舉例而言,先寫好上述的 And.hdl 程式之後,點選 File/Load Script 後選擇 And.tst 檔案,接著按下 Run/Run 的功能,系統會使用 And.tst 這個程式對你的 And.hdl 模組進行測試,如果最後下方出現『End of Script - Comparison ended successfully』的話,那就代表您的元件設計通過測試了。
關於 HardwareSimulator 使用方式的更詳細解說,請參考下列圖片與使用手冊!
- Simulating a Xor gate
- Running a test script
- Simulating the topmost Computer chip
- Hardware Simulator Tutorial (PDF)
一旦第一個程式測試成功後,您就可以嘗試用 nand 閘來兜出所有電路了,畢竟 NandToTetrix 這門課程,就是要告訴我們如何從 nand 閘開始建構電路,然後一路向上經過『多工器、記憶體、處理器、組譯器、編譯器、作業系統』,完整的建構出一台具體而微的電腦。
而這也正是為何我要去修這門課的原因,因為我所想做的『開放電腦計畫』, NandToTetrix 已經先做過一遍了!
以下是我們從 nand 開始構建出所有基本電路的過程。
使用 nand 兜出基本邏輯閘
第一章的習題主要是請大家嘗試從 nand 閘開始,一步一步的建構出 Not, And, Or, Xor, Mux, DMux 等單位元的邏輯元件,然後再用很多組這些元件去組成 16 位元的邏輯元件,像是 Not16, And16, Or16, Mux16, Or8Way, Mux4Way16, Mux8Way16, DMux4Way, DMux8Way 等邏輯元件吧!
如果您還不了解各種邏輯閘的定義與功能,可以參考下列文件!
在上述的 Wikipedia:NAND logic 文件當中,詳細的描述了如何用 nand 來建構出 not, and, or 的方法,
以下是 not 閘的習題,您必須在 // Put your code here: 這行下面將成是碼填入。
CHIP Not {
IN in;
OUT out;
PARTS:
// Put your code here:
}
於是筆者將 下列這行填入,就完成了這題作業,不過還是需要用 HardwareSimulator 測試一遍,確定結果正確才行。
Nand(a=in, b=in, out=out);
接著我們如上圖用兩個 nand 閘建構出一個 and 閘,請讀者自行嚐試看看。
CHIP And {
IN a, b;
OUT out;
PARTS:
// Put your code here:
}
有了這些電路圖之後,相信您應該可以很容易地寫出對應的 HackHDL 程式了,以下是我用 nand 建構 or 閘的 HackHDL 程式碼,提供給您參考!
CHIP Or {
IN a, b;
OUT out;
PARTS:
Not(in=a, out=nota);
Not(in=b, out=notb);
Nand(a=nota, b=notb, out=out);
}
然後我們可以建構出 xor 閘,題目如下:
CHIP Xor {
IN a, b;
OUT out;
PARTS:
// Put your code here:
}
另外,還有一類重要的邏輯元件稱為多工器 (Multiplexer, MUX) ,這種元件可以從很多組輸入裏選擇出指定的那組輸出,以下是一個二選一的多工器圖示與習題。
CHIP Mux {
IN a, b, sel;
OUT out;
PARTS:
// Put your code here:
}
如果把多工器的功能反過來看,就會設計出一種稱為解多工器 DMUX 的元件,習題如下。
CHIP DMux {
IN in, sel;
OUT a, b;
PARTS:
// Put your code here:
}
然後我們可以將這些元件的輸入變成 16 位元的,於是就會有下列這些習題。
/**
* 16-bit Not:
* for i=0..15: out[i] = not in[i]
*/
CHIP Not16 {
IN in[16];
OUT out[16];
PARTS:
// Put your code here:
}
/**
* 16-bit bitwise And:
* for i = 0..15: out[i] = (a[i] and b[i])
*/
CHIP And16 {
IN a[16], b[16];
OUT out[16];
PARTS:
// Put your code here:
}
/**
* 16-bit bitwise Or:
* for i = 0..15 out[i] = (a[i] or b[i])
*/
CHIP Or16 {
IN a[16], b[16];
OUT out[16];
PARTS:
// Put your code here:
}
/**
* 16-bit multiplexor:
* for i = 0..15 out[i] = a[i] if sel == 0
* b[i] if sel == 1
*/
CHIP Mux16 {
IN a[16], b[16], sel;
OUT out[16];
PARTS:
// Put your code here:
}
當然,也可以設計從更多組輸入選一組的多工器,如下圖所示。
或者設計更多選擇線的解多工器,以下是一個 1 對 4 解多工器的電路圖,其中用到了解碼器元件 (當然您也可以跳過解碼器直接實作)。
/**
* 4-way 16-bit multiplexor:
* out = a if sel == 00
* b if sel == 01
* c if sel == 10
* d if sel == 11
*/
CHIP Mux4Way16 {
IN a[16], b[16], c[16], d[16], sel[2];
OUT out[16];
PARTS:
// Put your code here:
}
/**
* 8-way 16-bit multiplexor:
* out = a if sel == 000
* b if sel == 001
* etc.
* h if sel == 111
*/
CHIP Mux8Way16 {
IN a[16], b[16], c[16], d[16],
e[16], f[16], g[16], h[16],
sel[3];
OUT out[16];
PARTS:
// Put your code here:
}
/**
* 4-way demultiplexor:
* {a, b, c, d} = {in, 0, 0, 0} if sel == 00
* {0, in, 0, 0} if sel == 01
* {0, 0, in, 0} if sel == 10
* {0, 0, 0, in} if sel == 11
*/
CHIP DMux4Way {
IN in, sel[2];
OUT a, b, c, d;
PARTS:
// Put your code here:
}
/**
* 8-way demultiplexor:
* {a, b, c, d, e, f, g, h} = {in, 0, 0, 0, 0, 0, 0, 0} if sel == 000
* {0, in, 0, 0, 0, 0, 0, 0} if sel == 001
* etc.
* {0, 0, 0, 0, 0, 0, 0, in} if sel == 111
*/
CHIP DMux8Way {
IN in, sel[3];
OUT a, b, c, d, e, f, g, h;
PARTS:
// Put your code here:
}
還有之後應該會用到的 8 輸入或閘的習題。
/**
* 8-way Or:
* out = (in[0] or in[1] or ... or in[7])
*/
CHIP Or8Way {
IN in[8];
OUT out;
PARTS:
// Put your code here:
}
接著,就請上課程網站看看影片,然後把第一週的作業完成吧!
課程網址: https://class.coursera.org/nand2tetris1-001/wiki/week_1
結語
以下是第一週習題的題目網址,請務必盡可能靠自己的能力完成,這樣才能深度理解這些設計的實作方法。
雖然兩位老師請同學不要將解答上傳到公開網路上,但還是有人上傳了,所以如果您真的做不出來或卡住了,還是可以參考一下答案,以下是 havivha 所提供的參考答案!
原本預期我應該可以輕輕鬆鬆的一下就做完了,結果還是花了一整個早上才做完,這門課還真是有點硬阿!
而且,這才是第一週的課程而已。
想必接下來將會有艱苦的挑戰!
編輯: 陳鍾誠 email: ccckmit@gmail.com